安徽气相色谱仪如何运用高光谱技术鉴定、修复古字画?在中科院遥感地球所高光谱研究室实验室,张立福画了一张图,并为记者解释高光谱遥感成像的原理:高光谱仪器扫描字画表面,获取图像上每个点的光谱数据;因为高光谱连续成像的特征,能够获得目标数百张不同波长的图像,这些图像叠加起来,在三维空间上就能形成一个图像立方体,将每个像素对应的数百张数字图像的数值连接起来,就成为一条光谱曲线。
“不同物质甚至不同年代的物质反映出的光谱信息也有差异,也就是有一条独属于它的‘指纹’光谱。
上世纪90年代,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与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合作,研制了系列航空高光谱传感器,并前往日本、澳大利亚、马来西亚等国进行合作,为当地环境、农业、海洋、地质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,受到高度评价。
张立福说,受制于科研经费支持等原因,本世纪初我国高光谱研究一度发展缓慢。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高光谱的支持力度,科研人员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。他介绍,我国在高光谱基础研究及信息数据积累等方面走在前列;同时,科研人员不断扩大高光谱的应用领域,在成像光谱地面测量与光谱图像模拟、高光谱图像智能处理与信息提取、新的应用领域拓展等多方面取得了系列的研究。
“我国在高光谱技术方面有较强的积累,但光谱仪器的一些关键器件还需要进口,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光谱技术应用的自主性。”张立福说,科学仪器设备制造方面的不足与我国在材料学、制造工艺等方面整体水平不高有关,他呼吁我国有更多的、安徽气相色谱仪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参与到高光谱的研发中,提高光谱仪器制造能力,使我国成为高光谱研究强国。